1. 首页
  2. 分类
  3. 内容

办公选址  委托房源

优租办公团队最专业
落户成都品质商圈,精选1000栋写字楼
总能找到你满意的办公室
[ 成都 ]
热门写字楼 更多>>
铂领荟

0元/m²⋅月

金牛-天回镇

可租面积0-0㎡

数媒大厦

0元/m²⋅月

金牛-九里堤

可租面积0-0㎡

万科汇智中心

10220元/m²⋅月

雁塔-太白南路

可租面积120-140㎡

增强国际吸引力 到2020年底成都将建成45个国际化社区


增强国际吸引力 到2020年底成都将建成45个国际化社区

关注市委外宣办新闻发布

69万人,这是当前成都外籍商旅人士总数。其中,常住成都的外国人1.74万人,往来成都的外籍人员数量居中西部城市之首。在刚结束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,成都确立了“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”工作目标。如何增强成都的国际吸引力,帮助外国人更好适应成都?

昨日,在“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”新闻发布会上,发布了《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(2018~2022年)》和《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政策措施》。根据计划,到2020年底,成都将打造形成不同类别的国际化社区45个,将建成6个国际学校、20家涉外医疗机构、10个出入境服务站和22个外籍人士之家。

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成都将是“全国首个以市级层面系统编织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的城市”。国际化社区的覆盖,将帮助成都打造出一批具备全国知名度的品牌社区,构建完成惠及全市居民的国际化社区发展体系。

在哪建

打造国际化社区

成都形成“四片五园四区多点”布局

1.74万名外国人在成都“安家”,他们的生活处处都需要国际化的服务。45个国际化社区将如何布局,辐射在1.46万平方公里的城市中?根据规划,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形成“四片五园四区多点”的国际化社区布局结构。

“四片”即重点依托武侯区桐梓林片区、郫都区双柏书院产业人才集聚片区、锦江区合江亭和督院商业商务活动聚集区、成都高新区天华和盛华文化资源富集区等四个外籍人士聚居区域,通过提升社区形态、完善配套设施、提高服务品质、挖掘资源辐射潜力,打造形成国际化社区示范性片区。

“五园”即重点依托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、中法生态园、中意文化创新园、中韩创新创业园、新川创新科技园5个外向度高的国别园区,聚焦自贸试验区、天府新区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平台,充分发挥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资源优势,逐步建成“产城一体”的国际化社区。

“四区”即重点依托“东进”核心“四城区域”,即天府国际空港新城、简州新城、淮州新城和简阳城区,围绕服务城市战略和长远发展需要,坚持人本理念,通过产业引导、人口集聚、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引进,加快建成“人产境业城”有机融合的引领性国际化社区。

“多点” 即重点依托外向度高的城市商圈、特色街区和文化教育设施等,聚焦社区形态优化、服务提升,文化融合、高效治理,充分挖掘在地资源和辐射潜力,完善配套设施,全方位、多点位布局发展一批国际化社区。

建什么

打造4类特色类型

覆盖产业、商旅、文化、居住形态

来自南非的瓦西姆昨天在桐梓林国际社区邻里中心只用了十分钟,就办好了居留证明。从前,大部分涉外手续必须本人前往天府广场办理,如今家门口的社区中心为刚来成都的瓦西姆带来了诸多方便,这个外国小伙未来还可以在成都享受更多的国际化服务。

成都提出,要打造4种特色类型国际化社区。 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是指依托产业园区规划布局,打造聚合高端要素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社区空间体系,探索园区与社区联动治理机制;商旅生态型国际化社区是依托已有的高端商务楼字、品牌人气商圈,知名景区景点等,探索商区与社区融合治理机制;文化教育型国际化社区,依托丰富的高校和文化教育资源,探索校区与社区互动治理机制;居住生活型国际化社区,依托具有相对成熟和便捷生活化服务功能的区域,探索住区与社区的共治共享治理机制。事实上,成都目前已打造形成了4个示范性国际化社区,分别是武侯区桐梓林社区、锦江区青石桥社区、高新区盛华社区和郫都区双柏社区。

怎么建

就业、就医、志愿活动……

一系列举措促建国际化社区

为实现上述目标,《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政策措施》也与规划同步出台,一系列激励措施将支持国际化社区建设。

在配套建设方面,成都提出要注重社区综合体建设,明确要求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社区综合体用地。例如,规划条件中明确公共配套设施规模不少于计容总建筑面积的50%,并确定建设内容、规模等。

在业态发展方面,成都鼓励打造社区新消费场景——未来要引入国际、时尚品牌等业态,植入国际化教育、医疗、运动健身、酒吧餐吧等元素,打造具有国际范消费新场景的社区,并择优给予资金支持。

成都还鼓励外籍人士投资设立社会企业,允许外籍人士在成都志愿者网上注册,畅通外籍人士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渠道,促进外籍人士参与志愿服务。

围绕外籍人士和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,成都还提出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、生活服务、专业服务水平。例如,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境外人员聚居区和重点企(事)业单位建立出入境服务站,并将出入境证照办理、法律咨询等涉外服务事项办理权限延伸到社区。

为方便其生活,成都将做好在蓉就业外籍人士参加我市社会保险工作,及时发布外籍人士在蓉购买房产、租赁房屋的中英文相关规定和指南,指导、规范中介机构提供相关涉外中介服务。

新闻链接

成都首批4个示范性国际化社区

2018年,成都已打造形成首批4个示范性国际化社区,分别是武侯区桐梓林社区、锦江区青石桥社区、高新区盛华社区和郫都区双柏社区。

聚焦类海外生活场景建设,武侯区桐梓林社区大力发展生活居住型国际化社区。社区大力营造类海外生活场景,为辖区中外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。

依托活力商圈,锦江区青石桥社区大力发展商旅生态型国际化社区。社区的仁恒置地汇集了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新加坡驻蓉总领事馆等5家外国领事机构。

聚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,高新区盛华社区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型国际化社区。整合利用天府国际社区、蒙彼利埃小学等既有国际化配套设施,促进国际化社区共建共享。

立足“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际化都市新区”定位,郫都区双柏社区大力发展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。形成了社区国际化志愿者队伍,通过各类型的共建、志愿活动,增强了国际产业人才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。

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摄影记者 王勤